前天开机,结果ubuntu没有像以往一样显示登录框,进入tty重启了几次,还是一样的状况。于是google之,查看了一些贴子后,基本断定是前几天安装的zlib与ubuntu的系统冲突了,只要卸载zlib就可以解决。
卸载zlib的步骤很简单,进入安装zlib的目录,执行sudo make uninstall 即可。
我一直将下载的软件放在/home/athena/文档/software文件夹下,可以在tty下,中文乱码,而且目前我的系统还不能在tty下输入中文。这样,我就不能进入zlib的安装目录。好吧,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搞定tty下的中文显示及输入。还好,也不难,搜索了一下,按照如下步骤完成了安装。
sudo apt-get install zhcon
sudo apt-get install fbterm
安装成功后就可以显示中文和输入中文了。
输入 zhcon --utf8
可以进行输入法切换。
最后,顺利进入zlib的安装目录,卸载之,重启。可爱的登录框出现~
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
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
文件读取
今天,尝试着从txt文件中读取数据,数据里有字符串和数字,要将其分离。第一次处理这样的文件,在网页上查了很多相关的函数,最后初步完成了数据的读取。
文件中数据格式如下:
nUser = 1000990
这里采用fgets()函数进行按行读取,sscanf 进行字符串分割,将其分割成"nUser"和"1000990",再用atoi()将字符串“1000990”转换成整数。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tdlib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userN, itemN, rateN;
main()
{
FILE *fr = fopen("stats1.txt", "r");
char str[40];
char sn[40];
char sv[40];
int num;
while(fgets(str,40,fr))
{
sscanf(str, "%[^=]=%s",sn, sv);
num = atoi(sv);
printf("%s %s %d\n",sn, sv, num);
}
}
文件中数据格式如下:
nUser = 1000990
这里采用fgets()函数进行按行读取,sscanf 进行字符串分割,将其分割成"nUser"和"1000990",再用atoi()将字符串“1000990”转换成整数。
#include<stdio.h>
#include<stdlib.h>
using namespace std;
int userN, itemN, rateN;
main()
{
FILE *fr = fopen("stats1.txt", "r");
char str[40];
char sn[40];
char sv[40];
int num;
while(fgets(str,40,fr))
{
sscanf(str, "%[^=]=%s",sn, sv);
num = atoi(sv);
printf("%s %s %d\n",sn, sv, num);
}
}
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
转:C语言中static的用法
一、c程序存储空间布局
C程序一直由下列部分组成:
1)正文段——CPU执行的机器指令部分;一个程序只有一个副本;只读,防止程序由于意外事故而修改自身指令;
2)初始化数据段(数据段)——在程序中所有赋了初值的全局变量,存放在这里。
3)非初始化数据段(bss段)——在程序中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;内核将此段初始化为0。
4)栈——增长方向:自顶向下增长;自动变量以及每次函数调用时所需要保存的信息(返回地址;环境信息)。
5)堆——动态存储分。
2)初始化数据段(数据段)——在程序中所有赋了初值的全局变量,存放在这里。
3)非初始化数据段(bss段)——在程序中没有初始化的全局变量;内核将此段初始化为0。
4)栈——增长方向:自顶向下增长;自动变量以及每次函数调用时所需要保存的信息(返回地址;环境信息)。
5)堆——动态存储分。
二、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中的static
1. 全局静态变量
在全局变量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,全局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全局静态变量。
1)内存中的位置:静态存储区(静态存储区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都存在)
2)初始化:未经初始化的全局静态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(自动对象的值是任意的,除非他被显示初始化)
定义全局静态变量的好处: <1>不会被其他文件所访问,修改
<2>其他文件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,不会发生冲突。
2. 局部静态变量
在局部变量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,局部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局部静态变量。
1)内存中的位置:静态存储区
2)初始化:未经初始化的全局静态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(自动对象的值是任意的,除非他被显示初始化)
3)作用域:作用域仍为局部作用域,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者语句块结束的时候,作用域随之结束。
注:当static用来修饰局部变量的时候,它就改变了局部变量的存储位置,从原来的栈中存放改为静态存储区。但是局部静态变量在离开作用域之后,并没有被销毁,而是仍然驻留在内存当中,直到程序结束,只不过我们不能再对他进行访问。
当static用来修饰全局变量的时候,它就改变了全局变量的作用域(在声明他的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),但是没有改变它的存放位置,还是在静态存储区中。
3. 静态函数
在函数的返回类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,函数就被定义成为静态函数。
函数的定义和声明默认情况下是extern的,但静态函数只是在声明他的文件当中可见,不能被其他文件所用。
定义静态函数的好处: <1> 其他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,不会发生冲突
<2> 静态函数不能被其他文件所用。
存储说明符auto,register,extern,static,对应两种存储期:自动存储期和静态存储期。
auto和register对应自动存储期。具有自动存储期的变量在进入声明该变量的程序块时被建立,它在该程序块活动时存在,退出该程序块时撤销。
存储说明符auto,register,extern,static,对应两种存储期:自动存储期和静态存储期。
auto和register对应自动存储期。具有自动存储期的变量在进入声明该变量的程序块时被建立,它在该程序块活动时存在,退出该程序块时撤销。
关键字extern和static用来说明具有静态存储期的变量和函数。用static声明的局部变量具有静态存储持续期(static storage duration),或静态范围(static extent)。虽然他的值在函数调用之间保持有效,但是其名字的可视性仍限制在其局部域内。静态局部对象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。
由于static变量的以上特性,可实现一些特定功能。
1. 统计次数功能
声明函数的一个局部变量,并设为static类型,作为一个计数器,这样函数每次被调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计数。这是统计函数被调用次数的最好的办法,因为这个变量是和函数息息相关的,而函数可能在多个不同的地方被调用,所以从调用者的角度来统计比较困难。
2011年2月13日星期日
转:X,X11,XFREE,WM,KDE,GNOME等之间的关系
关于linux图形界面的基本知识
很多LINUX初学者分不清楚linux和X之间,X和Xfree86之间,X和KDE,GNOME等之间是什么关系.常常混淆概念,我想以比较易于理解 的方式说明一下X,X11,XFREE,WM,KDE,GNOME等之间的关系.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错误,请高手指正.
一,linux本身没有图形界面,linux现在的图形界面的实现只是linux下的应用程序实现的.
图形界面并不是linux的一部分,linux只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操作系统,linux和Xfree的关系就相当于当年的DOS和WINDOWS3.0 一样,windows3.0不是独立的操作系统,它只是DOS的扩充,是DOS下的应用程序级别的系统,不是独立的操作系统,同样XFree只是 linux 下的一个应用程序而已.不是系统的一部分,但是X的存在可以方便用户使用电脑.WINDOWS95及以后的版本就不一样了,他们的图形界面是操作系统的一 部分,图形界面在系统内核中就实现了,没有了图形界面windows就不成为windows了,但linux却不一样,没有图形界面linux还是 linux,很多装linux的WEB服务器就根本不装X服务器.这也WINDOWS和linux的重要区别之一.
二,X是协议,不是具体的某个软件:
X 是协议,就像HTTP协议,IP协议一样.这个概念很多初学者甚至学习LINUX有一定时间的人都混淆,一个基于X的应用程序需要运行并显示内容时他就联 接到X服务器,开始用X协议和服务器交谈.比如一个X应用程序要在屏幕上输出一个圆那么他就用X协议对X服务器说:喂!我需要在屏幕上画一个圆.X应用程 序只负责告诉X服务器在屏幕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画一个多大的圆,而具体的 "画 "的动作,比如这个圆如何生成,用什么显卡的驱动程序去指挥显卡完成等等工作是由X服务器来完成的.X服务器还负责捕捉键盘和鼠标的动作,假设X服务器捕 捉到鼠标的左键被按下了,他就告诉X应用程序:亲爱的应用程序先生,我发现鼠标被按下了,您有什么指示吗?如果X应用程序被设计成当按下鼠标左健后再在屏 幕上画一个正方形的话,X应用程序就对X服务器说:请再画一个正方形,当然他会告诉服务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画多大的正方形,但不关心具体怎么画--那 是服务器的事情.
那么协议是需要具体的软件来实现的,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:
三,X和XFree86的关系.
有了协议就需要具体的软件来实现这个协议.就好比我们有了交通法规就需要交警去根据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一样.Xfree86就是这样一个去根据法规实现协议 的 "交警 ".他按照X协议的规定来完成X应用程序提交的在屏幕上显示的任务.当然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的交警才可以去维护和实现这个法规,比如还可以由交通协管员来实 现交通法规,必要的时候警察也可以介入,当然前提是他们都要懂得交通法规,也就是要懂得协议.所以实现X协议的软件也并不只有XFree86, XFree86只是实现X协议的一个免费X服务器软件.商业上常用MOTIF,现在还有XORG,还有很多很小的由爱好者写的小的X服务器软件.甚至可以 在WINDOWS上有X服务器运行,这样你可以在linux系统上运行一个X应用程序然后在另一台windows系统上显示.多么神奇.你可以用 google找到这样的X服务器软件.只不过在LINUX上最常用的是XFree86.(现在的linux发行版都用Xorg了)顺便说一句,苹果电脑的 图形界面用的也是X协议,而且被认为是做的最好的X协议图形界面,并且他对X协议的实施是做在系统内核里的,所以性能明显好很多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型三 维图形设计软件都是在苹果平台上的原因.
为了便于理解拿HTTP协议来比较:
协议是HTTP (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)
实现这个协议的常用服务器有:apache IIS 等
请求这些服务器传输文件的客户有:IE ,MOZILLA ,NETSCAPE等.
协议是X
实现这个协议的常用服务器有Xfree86 ,Xorg ,Xnest等
请求这些服务器来完成显示任务的客户:所有的X应用程序.
只不过HTTP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通常都在两台不同的电脑(服务器和客户机)之间来实现,所以一般人对这个比较容易理解.而X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通常在同一台电脑上,因此很多用户都感到对此很难理解.既然是协议,那么肯定和平台无关的,因此可以让X应用程序显示在任何装有X服务器的远程计算机上. 甚至显示在装有Xnest服务器的windows系统上.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,X应用程序都用本机的X服务器,然后X服务器将显示结果输出到本机的显示 器.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X是一种协议的原因.
四,X和X11R6又是什么关系?
不知道初学者有没有注意到/usr/X11R6这个目录,这是XFree的默认安装目录
X11R6 实际上是 X Protocol version 11 Release 6
(X协议第11版第六次发行)的意思,就是说目前用的X协议是第11版的,然后经过了6次小的修正.不同版本的X协议是不能通信的.就象我们现在IPV4和IPV6不能通信一样,不过不用担心,现在的X服务器软件和X应用程序都遵循X11R6.
另外XFree86 3.3.6 XFree86 4.3.6 等这些版本是实现X协议的软件XFree86的版本号.这是初学者经常高混淆的概念.
协议版本和实现协议的软件的版本--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你分清楚了吗?
五,X服务器和WM(window manager 窗口管理器)之间是什么关系.
平时大家起动图形界面是怎么启动的呢?
如果你是一开己就进入图形界面那就太遗憾了.应为你错过了了解X服务器起动过程的好时机.不过没关系.你打开一个XTERM输入:
init 3
就可以安全的回到字符界面.
好了,等做完以下实验你就完全明白X和WM(window manager 窗口管理器)之间是什么关系了.
先输入以下命令:
#startx
起动图形界面,你看到的是一个和平时使用一样的完整的图形界面操作环境.
你可以最大化,最小化,移动,关闭窗口等.
按ctrl+alt+backspace反回字符界面.
输入:
#xinit
再次启动图形界面,你看到了什么,你看到一个XTERM.而且不能移动.但是你可以在这个XTERM中输入命令打开X应用程序,如果我输入:
#mozilla
打开浏览器,你看到的浏览器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?他在屏幕中间,不能移动,不能最小化,不能最大化,没有边框.
为什么同样一个X应用程序会有这样的不同呢?因为我们用startx起动图形界面的时候同时也启动了一个WM(即窗口管理器),如果你用KDE就起动了KDE,如果你用GNOME就起动了GNOME.但是你用xinit起动图形界面的时候却没有起动WM.
现在你明白窗口管理器的作用了吗?他的作用就是最大化,最小化,移动,关闭窗口等.而这些不是X服务器来负责完成的.
如果你用xinit起动图形界面并在xterm中输入twm,看看会有什么?
xterm被加上了一个边框,你可以通过这个边框移动,最大化,最小化这个xterm,twm就是XFree86中自带的窗口管理器,是一个比较简陋的最简单的窗口管理器,但是他具有窗口管理器的全部特征.
如果你不输入twm而输入gnome-session就可以起动GNOME
或者输入startkde起动KDE.
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就可以清楚的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.
六,关于KDE和GNOME
KDE 和GNOME是LINUX里最常用的图形界面操作环境,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窗口管理器那么简单, KDE是K Desktop Environment 的缩写.他不仅是一个窗口管理器,还有很多配套的应用软件和方便使用的桌面环境,比如任务栏,开始菜单,桌面图标等等.
GNOME是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 的缩写.和KDE一样,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环境.
另外在其它UNIX系统中,常常使用CDE作为这样一个环境.
其它的小型窗口管理器有:
window maker,after step,blackbox,fvwm,fvwm2,等等都是常用的优秀窗口管理器.REDHAT9中有 window maker 但是默认不安装,大家可以装来试试.只要xinit再wmaker&就可以用windowmaker了.
七,linux图形界面层次关系总结
linux本身--> X服务器 <-[通过X协议交谈]-> 窗口管理器(综合桌面环境)--> X应用程序.
很多LINUX初学者分不清楚linux和X之间,X和Xfree86之间,X和KDE,GNOME等之间是什么关系.常常混淆概念,我想以比较易于理解 的方式说明一下X,X11,XFREE,WM,KDE,GNOME等之间的关系.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存在错误,请高手指正.
一,linux本身没有图形界面,linux现在的图形界面的实现只是linux下的应用程序实现的.
图形界面并不是linux的一部分,linux只是一个基于命令行的操作系统,linux和Xfree的关系就相当于当年的DOS和WINDOWS3.0 一样,windows3.0不是独立的操作系统,它只是DOS的扩充,是DOS下的应用程序级别的系统,不是独立的操作系统,同样XFree只是 linux 下的一个应用程序而已.不是系统的一部分,但是X的存在可以方便用户使用电脑.WINDOWS95及以后的版本就不一样了,他们的图形界面是操作系统的一 部分,图形界面在系统内核中就实现了,没有了图形界面windows就不成为windows了,但linux却不一样,没有图形界面linux还是 linux,很多装linux的WEB服务器就根本不装X服务器.这也WINDOWS和linux的重要区别之一.
二,X是协议,不是具体的某个软件:
X 是协议,就像HTTP协议,IP协议一样.这个概念很多初学者甚至学习LINUX有一定时间的人都混淆,一个基于X的应用程序需要运行并显示内容时他就联 接到X服务器,开始用X协议和服务器交谈.比如一个X应用程序要在屏幕上输出一个圆那么他就用X协议对X服务器说:喂!我需要在屏幕上画一个圆.X应用程 序只负责告诉X服务器在屏幕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画一个多大的圆,而具体的 "画 "的动作,比如这个圆如何生成,用什么显卡的驱动程序去指挥显卡完成等等工作是由X服务器来完成的.X服务器还负责捕捉键盘和鼠标的动作,假设X服务器捕 捉到鼠标的左键被按下了,他就告诉X应用程序:亲爱的应用程序先生,我发现鼠标被按下了,您有什么指示吗?如果X应用程序被设计成当按下鼠标左健后再在屏 幕上画一个正方形的话,X应用程序就对X服务器说:请再画一个正方形,当然他会告诉服务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画多大的正方形,但不关心具体怎么画--那 是服务器的事情.
那么协议是需要具体的软件来实现的,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:
三,X和XFree86的关系.
有了协议就需要具体的软件来实现这个协议.就好比我们有了交通法规就需要交警去根据法规维护交通秩序一样.Xfree86就是这样一个去根据法规实现协议 的 "交警 ".他按照X协议的规定来完成X应用程序提交的在屏幕上显示的任务.当然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的交警才可以去维护和实现这个法规,比如还可以由交通协管员来实 现交通法规,必要的时候警察也可以介入,当然前提是他们都要懂得交通法规,也就是要懂得协议.所以实现X协议的软件也并不只有XFree86, XFree86只是实现X协议的一个免费X服务器软件.商业上常用MOTIF,现在还有XORG,还有很多很小的由爱好者写的小的X服务器软件.甚至可以 在WINDOWS上有X服务器运行,这样你可以在linux系统上运行一个X应用程序然后在另一台windows系统上显示.多么神奇.你可以用 google找到这样的X服务器软件.只不过在LINUX上最常用的是XFree86.(现在的linux发行版都用Xorg了)顺便说一句,苹果电脑的 图形界面用的也是X协议,而且被认为是做的最好的X协议图形界面,并且他对X协议的实施是做在系统内核里的,所以性能明显好很多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型三 维图形设计软件都是在苹果平台上的原因.
为了便于理解拿HTTP协议来比较:
协议是HTTP (hyper text transmission protocol)
实现这个协议的常用服务器有:apache IIS 等
请求这些服务器传输文件的客户有:IE ,MOZILLA ,NETSCAPE等.
协议是X
实现这个协议的常用服务器有Xfree86 ,Xorg ,Xnest等
请求这些服务器来完成显示任务的客户:所有的X应用程序.
只不过HTTP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通常都在两台不同的电脑(服务器和客户机)之间来实现,所以一般人对这个比较容易理解.而X协议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通常在同一台电脑上,因此很多用户都感到对此很难理解.既然是协议,那么肯定和平台无关的,因此可以让X应用程序显示在任何装有X服务器的远程计算机上. 甚至显示在装有Xnest服务器的windows系统上.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,X应用程序都用本机的X服务器,然后X服务器将显示结果输出到本机的显示 器.这也是很多人不理解X是一种协议的原因.
四,X和X11R6又是什么关系?
不知道初学者有没有注意到/usr/X11R6这个目录,这是XFree的默认安装目录
X11R6 实际上是 X Protocol version 11 Release 6
(X协议第11版第六次发行)的意思,就是说目前用的X协议是第11版的,然后经过了6次小的修正.不同版本的X协议是不能通信的.就象我们现在IPV4和IPV6不能通信一样,不过不用担心,现在的X服务器软件和X应用程序都遵循X11R6.
另外XFree86 3.3.6 XFree86 4.3.6 等这些版本是实现X协议的软件XFree86的版本号.这是初学者经常高混淆的概念.
协议版本和实现协议的软件的版本--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你分清楚了吗?
五,X服务器和WM(window manager 窗口管理器)之间是什么关系.
平时大家起动图形界面是怎么启动的呢?
如果你是一开己就进入图形界面那就太遗憾了.应为你错过了了解X服务器起动过程的好时机.不过没关系.你打开一个XTERM输入:
init 3
就可以安全的回到字符界面.
好了,等做完以下实验你就完全明白X和WM(window manager 窗口管理器)之间是什么关系了.
先输入以下命令:
#startx
起动图形界面,你看到的是一个和平时使用一样的完整的图形界面操作环境.
你可以最大化,最小化,移动,关闭窗口等.
按ctrl+alt+backspace反回字符界面.
输入:
#xinit
再次启动图形界面,你看到了什么,你看到一个XTERM.而且不能移动.但是你可以在这个XTERM中输入命令打开X应用程序,如果我输入:
#mozilla
打开浏览器,你看到的浏览器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吗?他在屏幕中间,不能移动,不能最小化,不能最大化,没有边框.
为什么同样一个X应用程序会有这样的不同呢?因为我们用startx起动图形界面的时候同时也启动了一个WM(即窗口管理器),如果你用KDE就起动了KDE,如果你用GNOME就起动了GNOME.但是你用xinit起动图形界面的时候却没有起动WM.
现在你明白窗口管理器的作用了吗?他的作用就是最大化,最小化,移动,关闭窗口等.而这些不是X服务器来负责完成的.
如果你用xinit起动图形界面并在xterm中输入twm,看看会有什么?
xterm被加上了一个边框,你可以通过这个边框移动,最大化,最小化这个xterm,twm就是XFree86中自带的窗口管理器,是一个比较简陋的最简单的窗口管理器,但是他具有窗口管理器的全部特征.
如果你不输入twm而输入gnome-session就可以起动GNOME
或者输入startkde起动KDE.
通过以上的实验你就可以清楚的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.
六,关于KDE和GNOME
KDE 和GNOME是LINUX里最常用的图形界面操作环境,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窗口管理器那么简单, KDE是K Desktop Environment 的缩写.他不仅是一个窗口管理器,还有很多配套的应用软件和方便使用的桌面环境,比如任务栏,开始菜单,桌面图标等等.
GNOME是GNU Network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 的缩写.和KDE一样,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环境.
另外在其它UNIX系统中,常常使用CDE作为这样一个环境.
其它的小型窗口管理器有:
window maker,after step,blackbox,fvwm,fvwm2,等等都是常用的优秀窗口管理器.REDHAT9中有 window maker 但是默认不安装,大家可以装来试试.只要xinit再wmaker&就可以用windowmaker了.
七,linux图形界面层次关系总结
linux本身--> X服务器 <-[通过X协议交谈]-> 窗口管理器(综合桌面环境)--> X应用程序.
由毅行帶来的思考
新的一年开始了,新的学期也开始了。今天,去参加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毅行。在雪中,四个年轻人一起,边走边聊。整体感觉很轻松,收获也很多。
其中,有两位同学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关。聊到专业,我变的很不自信。因为我对专业懂的很少,我在过去所做的就是读了一些统计学的书和相关的论文。我没有实践经验,没有做过项目,对项目流程甚至一些专业术语都不懂。而我还有6个月,就要找工作了,这样的我,如何才能找到工作呢?
导师目前交给我的工作,我本意很不想做。但是,工作布置下来了,我有责任保质保量的完成。我想,我要调整状态,不要心急。优先完成现在要做的工作,然后开始着手为找工作做一些准备。我相信自己!接下来的时间,自己可能要苦一些了,我要更勤奋,更努力!
其中,有两位同学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关。聊到专业,我变的很不自信。因为我对专业懂的很少,我在过去所做的就是读了一些统计学的书和相关的论文。我没有实践经验,没有做过项目,对项目流程甚至一些专业术语都不懂。而我还有6个月,就要找工作了,这样的我,如何才能找到工作呢?
导师目前交给我的工作,我本意很不想做。但是,工作布置下来了,我有责任保质保量的完成。我想,我要调整状态,不要心急。优先完成现在要做的工作,然后开始着手为找工作做一些准备。我相信自己!接下来的时间,自己可能要苦一些了,我要更勤奋,更努力!
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
转:makefile编写
MakeFile的编写
1.最原始的编写方法:
例如 file1.c: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"file2.h"
int main()
{
printf("print file\n");
File2Print();
return 0;
}
file2.h //省略
file2.c //省略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A: B
(tab)<command>
(tab)<command>
helloworld:file1.o file2.o //helloworld依赖file1.o file2.o两个目标文件。
gcc file1.o file2.o -o helloworld
file1.o:file1.c file2.h //file1.o依赖file1.c和file2.h两个文件
gcc -c file1.c -o file1.o
file2.o:file2.c file2.h
gcc -c file2.c -o file2.o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2.原始方法的改进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OBJS = file1.o file2.o
CC = gcc
CFLAGS = -Wall -O -g //警告,编译优化,编译debug版
helloworld : $(OBJS)
$(CC) $(OBJS) -o helloworld
file1.o : file1.c file2.h
$(CC) $(CFLAGS) -c file1.c -o file1.o
file2.o : file2.c file2.h
$(CC) $(CFLAGS) -c file2.c -o file2.o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3.使用默认变量写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CC = gcc
XX = g++
CFLAGS = -Wall -O –g
TARGET = ./helloworld
%.o: %.c
$(CC) $(CFLAGS) -c $< -o $@
%.o:%.cpp
$(XX) $(CFLAGS) -c $< -o $@
SOURCES = $(wildcard *.c *.cpp)
OBJS = $(patsubst %.c,%.o,$(patsubst %.cpp,%.o,$(SOURCES)))
$(TARGET) : $(OBJS)
$(XX) $(OBJS) -o $(TARGET)
chmod a+x $(TARGET)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函数1:wildcard
产生一个所有以 '.c' 结尾的文件的列表。
SOURCES = $(wildcard *.c *.cpp)表示产生一个所有以 .c,.cpp结尾的文件的列表,然后存入变量 SOURCES 里。
函数2:patsubst
匹配替换,有三个参数。第一个是一个需要匹配的式样,第二个表示用什么来替换它,第三个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由空格分隔的列表。
OBJS = $(patsubst %.c,%.o,$(patsubst %.cc,%.o,$(SOURCES)))表示把文件列表中所有的.c,.cpp字符变成.o,形成一个新的文件列表,然后存入OBJS变量中。
%.o: %.c
$(CC) $(CFLAGS) -c $< -o $@
%.o:%.cpp
$(XX) $(CFLAGS) -c $< -o $@
这几句命令表示把所有的.c,.cpp编译成.o文件。
这里有三个比较有用的内部变量。$@ 扩展成当前规则的目的文件名, $< 扩展成依靠 列表中的第一个依靠文件,而 $^ 扩展成整个依靠的列表(除掉了里面所有重 复的文件名)。
chmod a+x $(TARGET)表示把helloworld强制变成可执行文件。
到这里,我想你已经能够编写一个比较简单也比较通用的Makefile文件了,上面所有的例子都假定所有的文件都在同一个目录下,不包括子目录。
那么文件不在一个目录可以吗?
怎么编写Makefile生成静态库?
你还想更上一层楼吗?
1.最原始的编写方法:
例如 file1.c: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"file2.h"
int main()
{
printf("print file\n");
File2Print();
return 0;
}
file2.h //省略
file2.c //省略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A: B
(tab)<command>
(tab)<command>
helloworld:file1.o file2.o //helloworld依赖file1.o file2.o两个目标文件。
gcc file1.o file2.o -o helloworld
file1.o:file1.c file2.h //file1.o依赖file1.c和file2.h两个文件
gcc -c file1.c -o file1.o
file2.o:file2.c file2.h
gcc -c file2.c -o file2.o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2.原始方法的改进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OBJS = file1.o file2.o
CC = gcc
CFLAGS = -Wall -O -g //警告,编译优化,编译debug版
helloworld : $(OBJS)
$(CC) $(OBJS) -o helloworld
file1.o : file1.c file2.h
$(CC) $(CFLAGS) -c file1.c -o file1.o
file2.o : file2.c file2.h
$(CC) $(CFLAGS) -c file2.c -o file2.o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3.使用默认变量写
=== makefile 开始 ===
CC = gcc
XX = g++
CFLAGS = -Wall -O –g
TARGET = ./helloworld
%.o: %.c
$(CC) $(CFLAGS) -c $< -o $@
%.o:%.cpp
$(XX) $(CFLAGS) -c $< -o $@
SOURCES = $(wildcard *.c *.cpp)
OBJS = $(patsubst %.c,%.o,$(patsubst %.cpp,%.o,$(SOURCES)))
$(TARGET) : $(OBJS)
$(XX) $(OBJS) -o $(TARGET)
chmod a+x $(TARGET)
clean:
rm -rf *.o helloworld
=== makefile 结束 ===
函数1:wildcard
产生一个所有以 '.c' 结尾的文件的列表。
SOURCES = $(wildcard *.c *.cpp)表示产生一个所有以 .c,.cpp结尾的文件的列表,然后存入变量 SOURCES 里。
函数2:patsubst
匹配替换,有三个参数。第一个是一个需要匹配的式样,第二个表示用什么来替换它,第三个是一个需要被处理的由空格分隔的列表。
OBJS = $(patsubst %.c,%.o,$(patsubst %.cc,%.o,$(SOURCES)))表示把文件列表中所有的.c,.cpp字符变成.o,形成一个新的文件列表,然后存入OBJS变量中。
%.o: %.c
$(CC) $(CFLAGS) -c $< -o $@
%.o:%.cpp
$(XX) $(CFLAGS) -c $< -o $@
这几句命令表示把所有的.c,.cpp编译成.o文件。
这里有三个比较有用的内部变量。$@ 扩展成当前规则的目的文件名, $< 扩展成依靠 列表中的第一个依靠文件,而 $^ 扩展成整个依靠的列表(除掉了里面所有重 复的文件名)。
chmod a+x $(TARGET)表示把helloworld强制变成可执行文件。
到这里,我想你已经能够编写一个比较简单也比较通用的Makefile文件了,上面所有的例子都假定所有的文件都在同一个目录下,不包括子目录。
那么文件不在一个目录可以吗?
怎么编写Makefile生成静态库?
你还想更上一层楼吗?
2011年1月1日星期六
2011
2010刚刚翻过去,很多人对过去的这一年做了总结,我也写一个吧。
回顾这一年,很多原本打算做的事情都没有完成,不过总体来说是成长的一年。
很幸运的在这一年发表了一篇文章,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同学,压力要小很多,搞笑点儿说,如果学分修够,我就可以提前毕业了。独自一人跨洋去巴塞罗那参加了EMCL PKDD的会议,做了文章的报告。一路上遇到很多热心的人,让我本来忐忑的心感到了些许温暖。
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个小的规划,放弃了出国读博的想法,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在实践中提高,不希望自己以后只做纯理论研究。于是,不再将重心放在读论文,也开始着手进行编程的练习。进步的很慢,确实需要一个过程,我需要坚持。
对家人,对朋友,对实验室,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,一点点的内化和成长。
2011年,是有一些展望的。希望自己能稳重些,不要再孩子气了。希望自己能大气些,难得糊涂。希望自己更努力些,为了梦想去努力奋斗。以前总是给自己定很多量化的任务,而且很多。这一次,依然量化,但不多。推荐系统+算法,是接下来9个月的主旋律。
回顾这一年,很多原本打算做的事情都没有完成,不过总体来说是成长的一年。
很幸运的在这一年发表了一篇文章,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同学,压力要小很多,搞笑点儿说,如果学分修够,我就可以提前毕业了。独自一人跨洋去巴塞罗那参加了EMCL PKDD的会议,做了文章的报告。一路上遇到很多热心的人,让我本来忐忑的心感到了些许温暖。
对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个小的规划,放弃了出国读博的想法,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在实践中提高,不希望自己以后只做纯理论研究。于是,不再将重心放在读论文,也开始着手进行编程的练习。进步的很慢,确实需要一个过程,我需要坚持。
对家人,对朋友,对实验室,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理解,一点点的内化和成长。
2011年,是有一些展望的。希望自己能稳重些,不要再孩子气了。希望自己能大气些,难得糊涂。希望自己更努力些,为了梦想去努力奋斗。以前总是给自己定很多量化的任务,而且很多。这一次,依然量化,但不多。推荐系统+算法,是接下来9个月的主旋律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